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经管系 张硕
发布人:晋愈飞  发布时间:2023-04-02   浏览次数:10

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经管系 张硕

“大抵是在高中文学社的时候就种下这么一个梦吧,在一片绿叶恣意张扬的窗景前,或者伏案而作抑或侃侃而谈——我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

所以我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现在再将话筒递到我跟前让我展开自述,我可能没有先前高中写诗一样精巧但拗口的矫饰文辞了,目前的状态更多的是洗净铅华的平凡字眼,因为我很清楚,争取到工作室的历程、目前的创业状态,绝不是——长舒一口气挑眉轻哼一声,然后夸夸其词回顾“洒金般”的过往,朦朦胧胧便是一派令人艳羡的精英模样。是的,没有接地气儿的自我审读和外界印象反馈,配上怎样的自我夸耀与吹嘘,都是失实的。

“窗明几净好风日”绿叶在向上延展枝条,“移向此中渠不知”我紧握话筒,对外发声讲述我的创业故事,也是趁这一档口自我审视、向下扎根,来一次自我认知升级。

因而此次的创业故事,我想从以下几个视角深度展开:

一、执拗而自由的灵魂在飞

“青春的郁结,仿若解不开的毛线团,任你如何拆解,它仍是兀自凌乱。”

一字一句一笔一画,代表了我高中生涯伤逝青春的基本调调——是一个有一点点思考力,但对世界茫茫然不知如何作为的少年郎。

那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省性人格,只会向内去探求对世界的理解,但闭门造车宛若困兽犹斗,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扼腕叹惋的明月夜,我不想再任由微凉的感觉在身体里流窜了,所以我试着加入文学社,用惯用的文字表达方式来出走小我。

因而啊,“ 白马少年多愁肠,惆怅怅惘”开始一点点被光亮所稀释,不是在草稿本上打着圈儿地乱画圆了,我开始绞尽脑汁抓住且珍惜每一个灵感瞬间,我想把自己心目中的美学主义通过人人尽用的文字表达使其焕发生机、呈现出一种别样风貌;我开始竞选校报编辑部的部长,跻身社长辅助角色,联动指挥撰稿、审稿、编写小组每月一期校报如期刊登。因而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也慢慢因接轨崭新圈子,而被更崭新且全面的认知所取缔。

“残孱的云,兀自踽踽独行”是我早些时候第一次登上校报的诗歌选,确实是如人所见的悲凉立意形象。

但眼下,我满眼都是——

“一片春光温澜里

我和着海那边的潮声

我想把香榭丽舍大道风情

在你耳听潮起潮落时

为你定格风光无限”这就是我的温澜潮生。






二、慢入正轨,初达人意

加入诸多社团, 向外拓宽社交圈,注重群体关系的构建,开始让我慢慢重视抱团发展,这些也是创业契机的每一个小小铺垫。

大一的时候无论是参演话剧还是校园主持,再或者是学习街舞的韵律感以及探步戏腔的学习,让我开始对各类文化艺术有了贴近了解,也是那个时候,创文化传媒工作室的想法开始萌动,后续在互联网+大赛上同指导老师和学姐的交流学习,我开始进行策划案的撰写以及路演现场的展演,仿若大一所有的说学逗唱嬉皮打闹到了大二都开始严整有序起来,所有的资源开始整合起来了。

是的,这样的节奏感看似很轻松,但我自己明晓—外界评价的“一个自由但涣散的灵魂” 是多么的形容贴切,难以坚持长期主义,所以呢,就特别珍视群策群力,没成想,在兜兜转转之中结识了摄影师朋友和男模朋友,终于让一向没那么坚定的我,眼里闪起了光,拍脑袋定板——好!三个人一起干!

郑重其事地向整个世界宣言“要创办工作室啦”的步调开始提升日程,从确定业务方向、思维图不断推翻重来、作品集的整理美化、对于网编老师和新媒体老师的咨询请教、以及路演的一遍遍打腹稿多上阵…在那一个月里,倏忽有一种人格转变的感觉,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每一分的投入,开始让我们三个大踏步前进,终于到了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竞标最高分。但是比起话说我们的装修历程、我们的商单、直播,我更想转向讲述的是:创立文化传媒公司,尽享全媒体时代红利,采用多媒体交互的形式放大自我内在表达、对外进行观念碰撞——这或许是我可能从小小工作室中觅足到的更高价值点吧。






三、无数的微光时刻铸就高光

大二第一学期伊始之际,我对自己的“小白状态”很是愤懑不满——对于文化传媒只是浅尝辄止的触知注定意味着我们走不远,所以我暗自捶胸顿足、在语音备忘录里怎样怎样的自我怀疑是的,我现可以大大方方的承认那段时间确凿是在自我内耗,但好在几天的阴郁苦闷并非一文不值,因为我转念一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只是暂时够不到其他目标那我为什么不分步骤呢,嗯?”、“把过高的目标期待值适度降低,然后一一践行自己的待办事项,会不会更好呢?”

因而在大二第一学期寒假期间 ,2022年新年伊始1月7号,结束了五天七次面试的尴尬求职期之后,我成功入职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人事部门。

没有起码的社会参与,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完完全全就是聚沙成塔搭设空中楼阁。为了反哺自己工作室的稳序运转和健康态成长,我必须躬身实践于商业领域,践行着被世人奉为圭臬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至理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2022新年伊始,1月7号,我成功拿到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人事助理的offer,因为是在校生,而且即将临近年关,同起初期待入职的文化传媒公司失之交臂,但是在中国人寿实习的经历也不失一次接轨商业的试探。

入职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保险行当,这让我更加清楚资产管理方式的多元,让我知道人生不只是需要兜底保障,也需要向前看再向前看一步的风险投资。商业运转的内在逻辑是互通的,尽管文化传媒公司提供的多是对标影音文娱的服务,不同于们的咨询、理财,但此次经历,不失我心中一个小小文化传媒公司同金融领域的对冲,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三观崩碎又重构。

45天的实习结束后,拿的并非只是一纸实习证明。返校后,我们文化传媒公司业务的继续运转,以及我在校电视台音频节目的制作经历,使我的 图、文、视、听”融媒体四面一体得到了山顶会师、全面触知。摄影业务、模特商演业务主要由工作室的其余小伙伴开展,而我个人则试想成为自媒体内容创作者,毕竟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试错成本较低,因为我很清楚比起着急忙慌得接商单,得到短期的经济利益,倒不如进行一个深、广学习,致力于视频类、热点评述类、种草经验类的哔哩哔哩、虎嗅、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进行一个全线学习试创作,一来跟进自己的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二来反哺工作室的发展。

大致的创业故事今天我们就复盘到这儿吧。

细节不需要过多回顾,拍摄过剪辑过很多视频,所以我很明晰——记录的意义仍然是为了反哺于现实价值的转换。接下来的创业故事,我想让们跃出纸面,不囿于一次回忆而是能浮动于3D魔幻世界,能飘飘然载着我,奔向愈发闪亮的明天!